
上完厕所,感觉有个东西从肛门“掉”出来了?一开始可能不疼不痒,也没太当回事。但如果您放任不管,它可能会越来越频繁,甚至需要用手才能托回去——这,很可能就是“脱肛”的迹象。
在乌鲁木齐远大肛肠医院的门诊中,医生们发现,很多朋友对脱肛的认识不足,总觉得“忍忍就过去了”,结果让小问题拖成了大麻烦。其实,我们的直肠周围的组织就像一张“支撑网”,如果长期承受过大压力,或者随着年龄增长、体质减弱,这张网就可能变得松弛,导致直肠黏膜甚至全层向下移位,从肛门脱出。
出现这些信号,建议您多留心:
排便后感觉有肿物从肛门脱出,初期可能便后自行缩回,后期需要用手帮助送回。
肛门部位有坠胀感、排便不尽感,或者总觉得肛门潮湿、有分泌物。
大便时带血,或出现黏液渗出,污染内裤。
长期排便困难,感觉排便十分费力。
如果您有以上任何一种情况,都建议及时找专业的肛肠科医生看看。明确具体情况,才能找到适合的应对方法。
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这样做来改善和预防:
展开剩余50%别久坐,让肛门“动”起来: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,比如散步、慢跑。还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肛门功能锻炼,如练习提肛运动,帮助增强肛门周围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。
治好那些“推波助澜”的小毛病:像长期的慢性腹泻、便秘,或者持续性的剧烈咳嗽,都会增加腹腔压力,成为脱肛的诱因。积极处理这些原发问题,对预防脱肛非常重要。
吃对东西,大便才顺畅:多吃点蔬菜、水果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让大便变得柔软容易排出。同时,尽量远离那些辛辣刺激的东西,比如辣椒、高度酒,它们容易刺激肛门局部,加重不适。
给肛门一个干净的“家”:便后尽量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擦拭,避免粗暴摩擦。晚上睡觉前,用温水坐浴或清洗一下肛门,不仅能保持清洁,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帮助组织恢复。
养成“专心致志”的排便习惯:上厕所就别带手机、报纸了,缩短如厕时间。同时,避免过度用力排便,有便意时再去,没有也别硬撑。
乌鲁木齐远大肛肠医院提醒您:肛门健康是我们整体健康的重要一环,值得我们细心呵护。当出现不适时,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,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指导,是守护健康的重要一步。别因为觉得尴尬而忽视它,早一点关心,就能早一点轻松。
发布于:广东省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